医术简介平乐郭氏正骨创始人郭祥泰 ,字致和,人称“老八先 ,平乐郭氏正骨是治疗骨伤疾病的民间中医疗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平乐郭氏正骨源于洛阳市孟津县平乐村郭氏家族,形成于清代嘉庆年间, 已有200余年历史 。关于平乐郭氏正骨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一,继承于名医薜衣道人祝尧民;其二,受业于同祖道人益元君;其三,得传于路经平乐的武林高僧。郭氏族人倾向的观点是,祖上这门正骨秘术系道人所传。郭祥泰之后,平乐郭氏正骨医术的传授分为两支。一支是郭树楷,另一支是郭树信。郭树楷一支世居平乐中街,人称“南院人和堂”,郭均甫将平乐郭氏正骨医术带到西北地区,与郭焕章、郭宪章、郭汉章等让平乐郭氏正骨在西北传续。郭树信一支世居平乐北门里,人称“北院益元堂”,一脉相承,逐渐发展壮大。 历史事件1952年,第五代传人高云峰女士和儿子郭维淮,将祖传秘方“展筋丹”、“接骨丹”公之于世; 1956年,第五代传人高云峰应邀到北京参加政协会议,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亲切接见; 1956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洛阳地委决定,在孟津县平乐村成立洛阳专区正骨医院,第五代传人高云峰任院长; 1958年,国家卫生部、河南省卫生厅决定在洛阳专区正骨医院的基础上成立河南省平乐正骨学院,在全国正式招生; 1959年,河南省洛阳正骨研究所成立; 1978年,郭维淮主持的"中西医结合手法复位治疗外伤性陈旧性关节脱位"科研课题,荣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奖; 1988年,郭宗正建立平乐正骨学校,并面向全国招生; 2008年,平乐郭氏正骨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郭艳幸、郭艳锦; 国家第一批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平乐郭氏正骨学术流派; 2019年,“平乐郭氏正骨法”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实践优秀案例; 2019年,第六代传人郭维淮获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 医术传承 七原则平衡为纲、整体辨证、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动静互补、防治结合、医患合作。 六方法诊断方法、治伤手法、固定方法、药物疗法、功能疗法、养骨方法。 平衡理论平乐正骨学术思想中蕴含着宝贵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平乐正骨第七代传人-郭艳幸教授在家传中医正骨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人的生活特点和疾病谱的变化,构建了平乐正骨“平衡理论”,即“气血共调平衡论、筋骨互用平衡论、动静互补平衡论、五脏协调平衡论、形神统一平衡论、天人合一平衡论、标本兼顾平衡论、膳食平衡论、起居有常平衡论”,进一步完善了平乐正骨学术理论体系。 研究价值历史价值平乐郭氏正骨经过二百余年历代传人的实践和创新,平乐郭氏正骨成为我国中医骨伤科重要学术流派 。 学术价值平乐郭氏正骨有一整套诊疗方法和后期康复疗法,诞生两百余年来历经几代传承,由民间医术上升为独特的学科体系。 实用价值平乐郭氏正骨有体系化的骨伤理论支撑,科学准确的诊断方法、简便可行的复位措施、便捷实用的固定模式、动静结合的功能恢复以及精细独到的药物治疗。 文化价值平乐郭氏正骨与洛阳牡丹、洛阳水席、龙门石窟并称“洛阳四绝”。 传承发展传播方式建立“河南中医药大学洛阳平乐正骨学院”; 建立“平乐郭氏正骨“学术流派二级工作站; 通过收授徒弟,传承平乐郭氏正骨技术; 签订平乐郭氏正骨学术流派(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外中医学文化传播合作项目; 采取措施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与国外医疗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培养人才采取措施保护措施2019年11月,平乐郭氏正骨法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