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源于河洛大地的平乐郭氏正骨医术是中医药学伟大宝库中的一颗明珠,起源于1793年,经过226年的发展,平乐正骨以其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理论系统、疗效独特、技术领先的优势及其所秉承的“医者父母心”的医德、医风,受到海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国内业界所公认的骨伤科重要学术流派。每一代平乐郭氏正骨传人和平乐郭氏弟子都为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七代传人郭艳锦教授从事中医骨伤科近50年,有较高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全面整理和研究郭艳锦教授的临床经验及学术思想,进一步继承名老中医经验,探索老中医传承模式,郭艳锦名老中医工作室于2017年获批成立。通过一年多的建设,工作室搭建了郭艳锦教授学术继承平台,根据郭艳锦教授近50年来的临床经验,通过资料搜集整理、病案回顾性分析、临床跟师观摩,结合现有成果的进一步整理,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现代科技手段信息挖掘技术,深入探索与总结郭艳锦教授在创伤骨科、骨科杂症等方面的学术思想、治疗经验、辨证思维方法。同时探寻其成才之路和学术传承方法,研究其思想来源,形成过程、应用原则。建立基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临床治疗经验管理系统平台,最终以著作、文集、课件、影像等形式全面系统地继承郭艳锦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为更好地提高中医药研究学术水平提供可靠依据,也为进一步研究开发新的治疗方法、新药开发和全面继承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奠定良好基础。 郭艳锦,主任医师,全国著名中医骨伤科专家,平乐郭氏正骨第七代传人,1994年11月被省人事厅、省卫生厅、省中医管理局确定为“郭维淮学术经验继承人”;1997年5月又被确定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师从其父郭维淮。2000年12月跟师期满,经考核圆满出师,同年获国家人事部、国家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郭维淮学术经验继承人”证书。2007年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高徒奖”。 郭艳锦秉承弘扬家学,振兴中医骨伤事业之志,结合现代医学技术,熟练的运用中医正骨理、法、方、药治疗骨伤疾患,在中医药辩证施治骨伤科疑难杂症方面有较深的造诣,擅长治疗颈肩腰腿疼、股骨头确血性坏死、老年性骨关节疾病及创伤后遗症等方面都有独到建树。多年来,她致力于将“平乐郭氏正骨法”总结、完善、提升为理论体系更完整,学术内涵更丰富,临床疗效更独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中医骨科学术流派。
郭艳锦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获科技成果奖八项,参与撰写的学术专著三部。其中,参与的“驻春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实验和临床研究”,2002年获省中医药科技成果二等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参与的“屈位复位手法治疗腰椎间突出症的临床研究”,2002年获省中医药科技三等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2007年获省级科技成果奖;2007年8月获省中医药管理局“河南省中医药科技成果一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郭维淮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研究”2009年2月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参与撰写的学术专著有《名师与高徒(一)》、《洛阳平乐正骨》、《名医医案》等。2008年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平乐郭氏正骨”代表性传承人; 2009年6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平乐郭氏正骨法”代表性传承人。2012年8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并被指定带徒2人。 本工作室传承团队将针对郭艳锦教授的学术思想、临证经验进行研究:一方面继续加强对名老中医郭艳锦学术思想和宝贵经验的保留和整理,通过对郭艳锦教授学术思想的系统整理分析,分别对其正骨手法、辨证论治、三期用药、固定方法、功能锻炼和杂症论治进行较为完整系统的整理与继承。另一方面则是传承她的宝贵经验,使其经验能被更多的后学者所学所用,使后学者从其成功经验中迅速提高诊疗能力和水平。通过整理研究郭艳锦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对实施名医战略,培养造就新一代名医起到了积极作用。 通过一年多的学术继承和人才培养平台的建设,本工作室已形成了一支稳定的传承队伍,包含博士后研究员1人、硕士7人,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3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