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维淮,1929年8月出生,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人,主任医师,全国著名中医骨伤科专家,平乐郭氏正骨第六代传人,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确认的具有带徒资格的名老中医之一,我国中医药界首位“白求恩奖章”获得者。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中医正骨》杂志主编,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洛阳正骨研究院名誉院长等职。曾任中国(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国(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华)中医药学会骨科分会第二,三届理事会顾问,全国高等中医院校骨伤研究会副会长,河南省中医学会副会长,河南省中医骨伤科学会主任委员等职。1956年,1959年分别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出席全国先进工作者代表会议和全国劳动模范群英会。曾先后当选为第五届,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第七届人大代表。 郭维淮先生幼承家训,16岁时开始独立应诊,1952年毅然支持母亲高云峰将祖传秘方正骨绝技献给国家。于1956年,和母亲高云峰一起创建了河南省洛阳专区正骨医院。1958年他协助母亲高云峰,创办了河南平乐正骨学院,开创了一整套平乐郭氏正骨教学方法。并于1989年创办了国家级学术刊物《中医正骨》,并担任主编。其科研课题“中西医结合手法复位治疗外伤性陈旧性关节脱位”,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出版著作7部。其中,由他主编的《平乐正骨》一书荣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并在国内外刊物发展学术论文37篇。1991年被河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管优秀专家;2005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国医楷模”荣誉称号,同时被聘为世界中医学会联合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首席顾问。 郭维淮先生获得的科研成果 中西医结合手法复位治疗外伤性陈旧性关节脱位 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奖 中西医结合手法复位治疗肱骨外髁翻转骨折 1978年获全国医药卫生科技大会重大科学技术成果奖 钢针撬压治疗股骨干上段骨折 1982年获河南省医药卫生科技成果二等奖 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踝部骨折 1985获卫生部乙级奖 平乐内服接骨丹对骨折愈合作用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1986年获河南省医药卫生科技成果三等奖 1987年获卫生部乙级奖 电针阳明穴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1993年获河南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 筋骨痛消丸的实验及临床研究 1997年获河南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8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平乐郭氏正骨经验整理研究 1999年获河南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 《平乐正骨》一书 2000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1年获全国中医药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 郭维淮先生担任主编的《中医正骨》杂志于1995年、2000年分别荣获首届、第二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三等奖。 郭维淮先生主编的著作 《正骨学讲义》 1960年8月 河南平乐正骨学院教材 《简明正骨》 1976年7月 河南人民出版社 《中医骨伤科学》 1986年12月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国骨伤科学》第二卷 1988年2月 广西人民出版社 《高等中医药院校系列教材》 1990年4月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骨伤手术学》 《骨伤基础学》 《骨病学》 《骨伤学》 《筋伤学》 《内伤学》 《骨伤简史及医籍选》 《骨科生物力学基础》 《平乐正骨》 1995年10月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彩色图谱》 2002年6月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